我在2013年进入手工皮具圈(kēng),那个时候网上关于这门兴趣的资料还不多😂,淘宝上的皮具材料商家也非常少,交流平台更是寥寥无几。那时,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“买买买”来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。几年来,我尝试过许多皮料,记得的就有HAAS Barenia、HAAS Zermatt、HAAS Epsom、HAAS Box、ALRAN Chevre Sully、PERLINGER Togo、WEINHEIMER Togo、TOCHIGI 栃木、CONCERIA WALPIER Buttero、BADALASSI Minerva Box、GVT、J&E Sedgwick、TWS Sedgwick……当然,还有一些国产皮料,其中不乏不明产地的植鞣皮料,尤其是透染的植鞣皮料,我总是一次性购买多种颜色。除了常见的牛皮、羊皮外,我还购买了蜥蜴皮、蟒蛇皮等,鳄鱼皮太贵,我只能买下巴或尾巴,猪二层皮也用过。总之,花了不少钱,估计……还是不敢算了(捂脸T.T)。

给初学者的忠告:
刚入门时,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购买太贵的皮料。这种做法会让你在下刀时感到畏惧,生怕浪费宝贵的材料。久而久之,你会发现自己只敢做小物件,甚至只会做小物件。当你终于鼓起勇气做大物件时,你会发现贵的皮料不敢下刀,便宜的皮料又觉得不值一试。当然,对于有条件的“土豪”另当别论啦。
文章中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文字由本人编写,欢迎转发。如果需要转载,请先联系我。
这篇文章的思路比较散,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。没想到写着写着就超过了5000字,还有很多内容没有交代清楚,比如植鞣革在鞣制过程中使用的单宁、苯胺皮和半苯胺皮的区别等等,欢迎私信我讨论交流。
一、关于植鞣革与铬鞣革
一些“老手”认为“植鞣革适合入门,进阶后才适合使用铬鞣革。”
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。
这种看法的误区主要来源于:目前大多数手工皮具体验课都以植鞣革为主,面向的顾客大多是零基础的新人,这样会让人误以为新手只能玩植鞣革。此外,市场上很多植鞣革制品都是单层结构,且工艺较为粗糙,这也给人一种植鞣革就是粗糙,铬鞣革才是精致的错觉。再者,铬鞣革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皮料具有更好的手感和保持特定的形状,常常加入皮糠纸、皮纤、塔啉、海绵等辅料。这些辅料隐藏在皮料中间,通常看不见,这使得初学者可能会对铬鞣革产生排斥心理。但实际上,做工精良的植鞣革制品,同样需要适当加入这些辅料。
我认为,不必过于区分植鞣革与铬鞣革的工艺差异,毕竟它们本质上都是皮,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处理。
植鞣革与铬鞣革的封边处理
在封边处理方面,植鞣革由于其“可塑性”,可以通过湿润后打磨的方式,使边缘平滑。而铬鞣革由于缺乏这种可塑性,只能通过边油、折边、包边等方式进行封边处理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植鞣革只能通过砂纸和木棒打磨边缘,它也可以采用边油处理,像LV的肩带和手挽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手工皮具的制作人喜欢在植鞣革的边缘使用填充剂,填充后再打磨,逐渐摒弃了单纯使用砂纸和木棒的传统做法。
因此,植鞣革和铬鞣革在工艺上的区别正逐渐模糊,作为初学者,完全没必要纠结于“入门先玩植鞣,进阶玩铬鞣”这一说法。在我看来,要把植鞣革做得非常好,难度可能比铬鞣革更大。
下图展示了两种皮料在制作钱包卡位时,分别采用了折边处理。植鞣革的边缘还烫了蜡。其实,没必要过于纠结于植鞣革与铬鞣革的界限,根据个人审美和风格去搭配皮料才是最重要的。